查看原文
其他

从2017回望1927:中共军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?

2017-08-01 北山浮生 北山浮生谈古论今

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。在九十年前的那天凌晨,南昌城变成了一片血与火的战场。


当时的南昌城,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武装力量有周恩来、贺龙、叶挺、朱德等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共约两万余人,他们在凌晨2时宣布起义,向仍然效忠国民党的一万多人发起武装进攻。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,南昌守敌几乎全部被歼灭,起义部队占领了南昌城,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武装,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。


八一南昌起义


这次起义,是中国共产党被逼到绝境后的奋力一击。1927年距离共产党成立已经过了六年,这六年中,中共始终坚持与国民党合作,并不直接掌握军权。然而1927年蒋介石、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,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,6万名党员只剩下1万多人。


淋漓的鲜血使得中共认识到,再不进行武装反抗,只有坐以待毙。除了南昌起义之外,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年还发动了广州起义和秋收起义,这两场起义和南昌起义并称为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。


当时的中共军队相对于国民党军队来说,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,军官军阀习气严重,待遇高人一等,动辄打骂士兵;士兵则自认为是拿命换钱的雇佣兵,士气低落。中共的指导思想也存在很大的问题,所有起义的目标都是攻占大城市,因为这是俄国十月革命的“成熟经验”。


十月革命


当时中共领导层,普遍洋溢着不切实际的蜜汁自信:闹革命有什么困难的?在俄国,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,先占领首都彼得格勒,再歼灭白军,把红旗插遍各地,革命不就成功了吗?


然而中俄两国的国情天壤之别,如果说俄国革命是简单模式的话,中国革命注定是地狱模式。南昌起义虽然占领了城市,但是起义军根本立不住脚,很快就被迫退出。广州起义中,起义军迅速被国民党优势兵力包围,伤亡惨重,被迫撤退;秋收起义则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,连长沙的边都没摸着。


在面对优势敌人围剿的情况下,除了面临惨重伤亡,还不断有人动摇、逃亡、叛变,起义军很快陷入困境。


南昌起义中拉出的两万多队伍,不到半年仅剩八百多人;广州起义军在撤出广州时就只剩一千人;秋收起义的五千人队伍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仅剩一千多人。如果不进行重大变革,中共武装就会变成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,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的余部,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“三湾改编”。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,中共军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质变,一支前所未有的新型军队诞生了。


从此之后,中共军队披荆斩棘,浴血奋战,不但在国内立住了脚,而且迎来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等历次战争的胜利,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不断受外来势力欺压凌辱的命运,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。


三湾改编


中共军队到底靠什么力量变得强大?中共军史有很多专家研究得非常透彻,本人就不再班门弄斧,而是另辟蹊径,从大历史的角度,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。


大约七万年前,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,学会将更多的同类组织在一起,为共同的目标共事,组成真正的人类社会,地球的生物演化史此后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。身材不高,肌肉也不是很发达的智人,变成了压倒自然生态平衡的优势种群,曾经长期作为智人天敌存在的各种豺狼虎豹等猛兽,再也不是智人的对手,而变成了猎物;身体比智人更加强壮、甚至头脑也更加聪明的尼安德特人(该种群在被灭绝之前,已经发明了艺术、音乐和宗教;而当时的智人是只知道杀戮的野蛮种族),由于没有学会像智人那样大范围合作,成了竞争的失败者,而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。


从此之后,人类社会的竞争与演化,压倒了其他一切因素,成为地球生态圈演化的主要推动力。人类社会的竞争,又主要是以战争的形态进行的。


专门用于战争的人类特殊群体——军队,就成为人类社会竞争的风向标。


与公司等其他人类群体一样,军队要想发挥最大战斗力,关键是把人的因素发挥出来。同样是一把剑,交给一个成天挥锄头的农民,或者一个从小就舞枪弄棒的军事贵族,其所能发挥的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。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,以战争为职业的军事贵族,成为构成军队战斗力的主体,这一点在人口稀少的中世纪欧洲尤为明显。因此那时的战争,往往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,成为骑士们表演的舞台。


随着人类步入工业社会,战争的规则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热兵器的推广,对于个人技艺的要求越来越低,普通人经过短期训练之后也能成为合格的士兵,军事贵族的重要性不再,大量平民加入军队,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。


伴随着这种变化,个体所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,将领的作用是在后方运筹帷幄,而不是冲锋陷阵,随着知识的普及,名将的奇谋也越来越不常见。归根结底,交战双方还是得在战场上见真章。


在装备都差不多的情况下,士兵整体的意志和执行力,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。


军事外行通常认为,当滑膛枪出现之后,冷兵器立即变得不堪一击。但实际上,相当长的时间内,由于滑膛枪的射击精度和重复射击速度相当的不给力,火枪队的战斗力相当堪忧,只有密集队列集体一致行动造成了密集发射,才能造成可观的杀伤。这就要求火枪兵在看清对方前列士兵的睫毛,耳边子弹呼啸而过,身边队友不断中枪倒下的情况下,还必须能够克服心理的一切恐惧,排成队列有条不紊的射击。


在这个阶段,军纪压倒其他一切要素,成为各国军队反复强调的重中之重,并通过严酷的训练中贯彻下去,印到每个士兵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当中。


这也是为什么掌握先进热武器的大明神机营,无法抵御使用冷兵器的八旗骑兵的攻击,因为明军虽然拥有大量火器,但是军纪根本无法达到上述要求。清军实战中的经历,也使得清朝统治者对于火器的威力,造成了很大的误解。


大明神机营的排枪战术


在鸦片战争中,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在入侵的英军面前一触即溃,一般人通常认为,双方武器装备的差距,决定了战争的胜负。但实际上,即使让清军拿着跟英国人一样的武器,胜利的一方毫无疑问仍然是英军。


这个时代作战的秘诀就是比谁的神经坚韧,谁能忍到最后,在最合适的时机抢先发动一次震撼的齐射,谁就能取得战斗的胜利。作战双方无论哪一方的求生本能压过纪律,哪一方就会失败。


在欧洲战场上,机械教条的普鲁士人和木讷呆板的英国人,更适合这种排队枪毙的游戏,而天性相对自由的法国人意大利人则处于劣势地位。


严酷的军纪造成的意志和执行力到底有多变态?下面举个例子,具体说明一下。


根据当时英国陆军步兵的作战操典规定,作战时应当分为八个步骤:

1、士兵们听从号令装填滑膛枪;

2、维持线形阵行军接近敌阵;

3、与敌阵距离约100米处,减缓行军速度;

4、与敌阵距离约50米处停止;

5、听从号令用滑膛枪对准敌阵;

6、每列向敌阵一齐射击、再装填、再一齐射击,如此反复;

7、当敌阵十分混乱,阵形大乱之时,听从号令装刺刀冲锋。


1759年9月13日,英法在北美的亚伯拉罕平原发生一场会战,来决定对加拿大殖民地的归属。


在法军踏着鼓声前进时,英军各方阵悄然地等待着。在离英军180米的时候,法军就迫不及待地发射了第一次排枪,依照当时枪械可怜的射击精度,其效果不尽人意可以想象。


法国人继续向前推进,每前进十二三米就向英军发射一次排枪,而英军始终没有任何反击。因为英军将领在会战开始时,已经明确地训示下面的各级指挥官:“必须等到法军进入20码(就是18米)之内,才可以命令射击,违者军法处置!”


这就意味着,英军必须排成队列,在枪林弹雨中沉默矗立,直到与法军几乎碰在一起时才能射击。在此之前就算天塌下来,也不能有别的举动。要达到这个要求,士兵必须放弃生物本能的求生意志,成为一部冰冷的机器。


当法军进入36米的距离时,英军仍保持着惊人的忍耐力,不少部队此时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被击倒,但是他们还是如同雕像一样屹立不动。


当法军在30米的距离上发射了又一次的排枪后,英军开始向前移动,而此时的法军正在重新装弹。在到了18米距离时,英国军官们抽出战刀下达命令:“开火!”


全线英军整齐地发射了他们的第一次排枪,如同震耳欲聋的炮响。在这一轮近在咫尺的齐射下,成片的法国士兵中弹倒地。英国步兵按照严格的作战操典,有条不紊的装弹、射击,当法国人还没来得及从第一次所受打击的惊恐中恢复过来时,再次遭到猛烈齐射。


英军排枪


法军在第一次排枪中被击倒了530人,后2次中又被击倒了700-800人。法军战线开始崩溃,陷入了空前的混乱。当风笛声响起时,英军士兵如同精密的机器一般,齐刷刷地装上刺刀发起冲击(当时的刺刀是塞在枪膛里的,因此上了刺刀就不能射击),慌乱的法国士兵完全丧失了斗志,在旷野上四处溃逃。


军纪,压倒一切的军纪,才是英国军队制胜的法宝!


英军这种比牲口还牲口的表现,也给他们赢得了“约翰牛”的绰号:固执不灵活,甚至愚蠢守旧,但勇敢鲁莽,即使在不利的时候也有最强的韧性。


自从1840年东西方“亲密接触”之后,中国军队的军纪始终远远落后于西方军队,就算洋务派引进洋枪洋炮,但中国军人的训练始终没有进化到近代。虽然后膛枪的发明,使得排队枪毙战术成为历史,但是军纪仍然是决定战斗力的核心要素。


就算有无数爱国志士的一腔热血,但是客观现实就是这么冰冷残酷,装备不如人,军人的素质也不如人,拿什么跟外国军队抗衡?


面对英法联军,惨败!


面对日军,惨败!


面对拼凑起来的八国联军,依然惨败!


第一个把近代军事操典引入中国的人,是袁世凯。他在天津东南70里,位于天津至大沽站中间的一个火车站附近建立训练营,用普鲁士军制训练士兵,史称“小站练兵”。


小站练兵的成功之秘,在于训练极其严格。新建陆军的治军章程、律条、法令周备而细致。对于士兵遵章守律突出的,记功、赏银或提升,对违章犯纪的,严惩不贷。惩罚之法有打军棍、插耳箭示众、罚扣薪水等,最严厉的惩处就是论斩。《简明军律二十条》规定了“十八斩”,凡是临阵不听号令、临阵退缩、诈功冒赏、逃亡、装病、监守松懈、贻误战机、首领战死兵丁不前、失火误事、抛弃枪械、泄露密令、烧抢奸淫、造谣惑众、惊呼扰军、打架斗殴、违抗军令、夤夜离营浪游、官弁纵兵扰民、吸食鸦片、酗酒赌博等等,均在处斩之列。


正是靠了这种严正军纪,有错必究,绝不偏袒,才造就了一支足以使袁世凯左右中国历史的军队。


袁世凯和小站练兵


袁世凯倒台之后,如此严酷的练兵制度成为昙花一现。各种军阀私兵,各种山头派系,仍然是中国军队的主流。国民党建立黄埔军校培训军官,但是对于士兵的操练,仍然是聊胜于无。到了20世纪30年代,全中国只剩下一支部队,仍然严格按照普鲁士操典的章程进行队列、正步训练。这支部队就是中共红军。


正是在铁的军纪锻造之下,才能铸就真正的铁军。严明的军纪是怎么来的?来自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,来自操练场上笔直的队列,更来自平时的明正典刑。黄克功枪杀女学生,无论他立下再大的功劳,也要被枪毙;张灵甫杀妻,却可以逃脱制裁,国共军纪高下立判。连军纪都无法严格执行,国民党内部徇私舞弊,贪腐成风就更可以预期了。


直到今天,军纪仍然是体现军队战斗力的头号要素。现代军队四大内务标准, 分别是中国的被子,美国的皮鞋,英国的裤线,法国的衬衫。解放军叠被子的技艺自不必说,美军擦皮鞋要求可以当镜子,法军要求士兵的衬衫上要有14条用熨斗熨出来的线,其长度与间隔都要控制到以毫米为单位,“长5.3毫米,宽3.5毫米”,而英国人也对裤线的笔直有着强烈的执着。这四个国家的军队,基本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战斗力。


军纪对于战斗力提升虽然十分重要,但仍然不能解释,在当年那个严酷的环境下,中共军队为什么不仅没有崩溃,反而发展壮大。其中的秘诀,除了老生常谈的“支部建在连上",党指挥枪之外,更重要的是进行军队民主化建设。


针对旧军队中军官打骂士兵、官兵待遇悬殊等不良制度和习气,毛泽东在军队中设立士兵委员会,实行民主制度。士兵委员会由士兵代表会议选举产生,军、团、营、连均设士兵委员会。士兵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参加军队经济的管理、维持军队的纪律、作群众工作、作士兵政治教育。


士兵委员会使士兵自己管理自己,政治上官兵平等,官长有错误,士兵可以开会反对。经济上实行账务公开,平均分配,大家吃一样的饭,穿一样的衣服,伙食由士兵管理,“从军长到伙夫,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。发零用钱,两角即一律两角,四角即一律四角。”陈毅任红四军士兵委员会主任期间,每月由军部军需处公布一月收入支取情况,由士委会审查,军需处长出席报告并负答复解释之责,如有问题则处罚负责人。


毛泽东在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中讲到:“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,战斗如此频繁,仍能维持不敝,除党的作用外,就是靠军队内的民主主义。”


“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,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的军队是两个世界。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,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。同样一个兵,昨天在敌军不勇敢,今天在红军很勇敢,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”。


军队民主化建设,除了让士兵真正感到人格平等之外,更重要的是,使其明确参军打仗的目标,是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是长官的利益,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土改中分得土地的农民,把自己的儿子送来参军,才能涌现出董存瑞、黄继光这样牺牲小我,舍身忘死的英雄。


这一点,是其他各国军队都远远不如的,从而造就了解放军这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钢铁劲旅。


前文提到的英军军纪,一定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,但这是依靠严格管束,残酷体罚换来的,这是以国家机器的强大实力以及丰厚的待遇作为后盾,如果采用这种方式,中共军队早就散伙了。


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,曾轻蔑地把他的士兵称作 “地球上的渣滓”,在他看来,鞭子和棍棒是将这群“渣滓”调教成自觉服从管束的合格战士的最好工具,“没有挨过鞭子的士兵,简直就是亵渎神灵一样的存在。”勇敢的精神、高度的纪律性和不可战胜的气概这些素质,只有背上带有伤疤,至少挨过50鞭的兵士才会具备。英国军队中的体罚种类同样也是花样翻新,棍击、鞭打,将受刑者被绑在尖顶的木马上,并在其四肢绑上重物以加剧痛苦。这种惩罚通常是在公开场合下进行,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。


直到拿破仑战争之后,散兵战术得到重视,英军才逐渐废除了许多粗暴蛮横的体罚,将正当而有力的纪律制裁跟严格的训练结合起来,并开始培养部队注重团队、注重荣誉的精神。


为什么以“民主发源地”著称的英国,却不搞军队民主化建设,而是仍然采用“黑社会大哥带小弟”这一落后的方式?其实,英国当年也搞过军队民主化的尝试,并焕发出英军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战斗力,但是也给他们留下了恐怖的记忆,这就是十七世纪中叶英国革命中涌现的克伦威尔和他的新模范军。



新模范军是英国的第一支近代化部队,除了严格军纪之外,克伦威尔在新模范军内部,采用类似“民主集中制”的方式进行管理,成立了以高级军官为主体,吸收士兵代表参加的全军会议,代表全军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。士兵们居然有机会与军官坐在一起讨论问题,这在当时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,这也是新模范军士气高涨,上下一心的重要原因——士兵们认为是在为了自己的意愿而打仗,而不仅仅是作为长官捞取功勋的炮灰。


新模范军表现出空前的战斗力,体现出民主治理相对于以往单纯自上而下发布命令的巨大优势。但另一方面,克伦威尔的民主启蒙,使得士兵中间也开始产生了自己的政治主张,这就是比军官们信仰的“独立派”更左的“平等派”。军官大多出身于资产阶级,士兵则大多出身于自耕农、工人,手工业者,他们要求消灭国王,建立人人平等的共和国,这就和资产阶级的目标背道而驰——他们希望建立君主立宪政体,资产阶级躲在幕后继续剥削底层。新模范军变得难以控制,克伦威尔不得不依照大多数士兵的意愿处死国王,否则他将自身难保。


国王被处死之后,新模范军遭到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围攻,不仅英国各地爆发叛乱,而且在带路党的引导下,苏格兰大军入侵。新模范军首先镇压威尔士的叛乱后,然后北上与其他部队会合,以迎击入侵的苏格兰军的主力。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行军,行军途中,大雨滂沱,士兵衣衫不整,靴袜磨破,但他们却毫无怨言,因为他们是为自己的理想而战,是为心中的正义事业而战。最后他们比预定时间提前了6天与北方部队汇合,他们所要面对的苏格兰军为2.4万人,几乎达到了他们人数的三倍,但仍然被一举击溃。



新模范军不仅在陆地上百战百胜,而且他们来到海上仍然所向披靡。出身于新模范军的陆军将领成为英国海军军官后,将严明军纪引入海军,创造出“战列线战术”——这也是大英帝国海军日后纵横四海的法宝,将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海军打得溃不成军,赢得了第一次英荷战争的胜利。


克伦威尔死后王政复辟,新模范军被就地解散,其严明军纪作为英军传统保留下来,但使得新模范军焕发出真正生命力的精神核武器——“军队民主化”被永久封存,连提都不敢再提,体现出英式代议制民主的虚伪。


2014年,BBC拍摄了一部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真实生活的纪录片,名字就叫做《中国的新模范军》(China's New Model Army)。


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的人民军队,它来自于人民,服务于人民,用汗水和生命,捍卫中国人民的利益。我们能享受岁月静好,那是因为有他们在负重前行!


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,正是因为有它作为钢铁长城,让我们在并不和平的世界,能享受到和平幸福的生活。


在解放军九十岁华诞之际,祝愿它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,在未来的岁月中将会变得更加强大!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世界的美好与和平发挥应有的作用!



请扫描以下二维码,关注本公众号:北山浮生谈古论今(BSFS_View),观看更多精彩内容!


热帖推荐:

宋江为何造反?我们都被《水浒传》骗了!


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,历史的轮回?


东方“罗斯柴尔德”是如何灭亡一个帝国的?


寒门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,得感谢一个山西女人


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,居然跟一个山西商人有关?


美国都退群了,《巴黎气候协定》这个游戏还怎么玩?


荷兰的“东林党”如何以人民的名义把强大帝国玩残的?


被难民摧毁的文明帝国



赞赏请扫这里: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